33地图-→ 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地图[切换城市]-→ 三维地图 网站简介:提供城市三维/卫星/电子地图、区县/街道/乡镇地图、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。
重庆地图 辖区: 【渝中地图 | 大渡口地图 | 江北地图 | 沙坪坝地图 | 九龙坡地图 | 南岸地图 | 北碚地图 | 万盛地图 | 双桥地图 | 渝北地图 | 巴南地图 | 万州地图 | 涪陵地图 | 黔江地图 | 长寿地图 | 合川地图 | 永川地图 | 江津地图 | 南川地图 | 綦江地图 | 潼南地图 | 铜梁地图 | 大足地图 | 荣昌地图 | 璧山地图 | 垫江地图 | 武隆地图 | 丰都地图 | 城口地图 | 梁平地图 | 开县地图 | 巫溪地图 | 巫山地图 | 奉节地图 | 云阳地图 | 忠县地图 | 石柱地图 | 彭水地图 | 酉阳地图 | 秀山地图】 其他: 【地图下载】 【友链

使用说明:点击“全屏”可放大地图窗口;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;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;地图左上角“+”可放大“-”可缩小;“上下左右箭头”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;点击“三维图/二维图/卫星图”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、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。


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地图

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

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直辖市东南部,处武陵山区,居乌江下游。北接湖北省,南连贵州省。全县辖10镇29乡,共274个村、26个居委,1785个村民小组、184个居民小组。2001年底,全县有17.55万户、62万人,其中:农业人口56.70万人,县城居民4.95万人;社会从业人口39万人,其中:第一产业32.9万人,第二产业2.1万人,第三产业4万人。境内居住着苗族、土家族、蒙古族、回族、仡佬族、侗族、藏族、彝族、哈尼族、壮族、满族11个少数民族,2001年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9.5%,其中苗族27万余人,土家族9万余人。

中文名称: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
行政区类别: 自治县
所属地区: 中国 西南
下辖地区: 汉葭镇,龙射镇,连湖镇等
电话区号: 023
邮政区码: 409600
面积: 3903平方千米
人口: 62万人(2001年)
著名景点: 重庆市彭水县鞍子苗寨,重庆市彭水县郁山古镇及盐丹文化旅游区

含有 彭水县 的地图(行政区划地图)
省/地市/区县/乡镇 简介
重庆彭水县地图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,位于中国重庆直辖市东南部,与湖北、贵州毗邻。位置处于武陵山区,居乌江下游,幅员面积3905.22平方公里。渝湘高速公路、319国道穿过本县,至重庆市中心200公里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总面积3903平方千米。总人口67.3万人(2008年)。北连石柱土家族自治县,东北接湖北省鄂,,彭水县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行政区划,彭水县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汉葭镇地图 汉葭镇位于彭水县中部乌江、郁江交汇处,北纬29°17′,东经108°09′,海拔245米。管辖原汉葭镇和城郊乡、下塘、下岩西3个乡所属行政区域,面积217.61平方公里,总人口70059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49848人。辖23个村民委员会、7个居民委员会,镇人民0驻汉葭。 因有盐、丹之利和乌、郁江水道,,汉葭镇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汉葭镇行政区划,汉葭镇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保家镇地图 保家镇位于郁江下游,处于彭水县中心地带,管辖原木南、羊头铺、清平、大河坝等乡所属行政区域,面积212.42平方公里,总人口44958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2102人,其中,苗族、土家族等少数民族15000余人,城镇人口8000余人;2007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00余人,累计转移11000人。辖9个,,保家镇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保家镇行政区划,保家镇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郁山镇地图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郁山镇,《黔之驴》的故事发生地。位于渝东南与湖南、贵州接壤处,面积149.6平方公里,人口4.2万人,其中城镇居民1.2万人。  弯弯古盐道,静静石板街。置县两千年,建镇七百载。物华天宝,盐丹谱就辉煌史;人杰地灵,山谷吟出不朽篇。三江汇聚,闻夕阳牧笛,稻香两岸;四面交通,有,,郁山镇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郁山镇行政区划,郁山镇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高谷镇地图 高谷镇位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部,距县城24千米。面积106.49平方千米。辖狮子、陈家2个社区,大青山、庞溪、兴隆、群峰、共和、铜鼓6个行政村。镇0驻高谷场。乌江河道、渝怀铁路和国道319线过境。  [代码]500243103:~001狮子社区 ~002陈家社区 ~200大青山村 ~201庞溪村,,高谷镇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高谷镇行政区划,高谷镇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桑柘镇地图 桑柘镇位于彭水县东部,管辖原鹿箐、同河、桑柘等乡所属行政区域,面积192.62平方公里,总人口27615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8588人,辖11个村民委员会、3个居民委员会。镇人民0驻桑柘坪。 桑柘镇位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部,距县城47千米。面积192.65平方千米。辖桑柘、青蒲、李家3个社区,易家,,桑柘镇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桑柘镇行政区划,桑柘镇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鹿角镇地图 鹿角镇位于彭水县东南方,全镇幅员面积115.49平方公里,距县城29公里。地处乌江中下游,彭酉公路之咽喉,属武陵山系与大娄山系交汇的皱褶地带。东与诸佛乡接壤、南连鞍子、善感乡,西界双龙、石盘乡,北临新田乡,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镇。  全镇有冉、张、王、李等46种姓氏,涉及苗族、土家族、侗族、汉族。鹿,,鹿角镇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鹿角镇行政区划,鹿角镇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黄家镇地图 黄家镇位于彭水的西南面,距离县城46公里;东与朗溪相邻,西与润溪相靠,南与务川、龙塘相连,北与靛水、汉葭相接。海拔在320—1675米之间;面积有115.62平方公里,下辖12个村1个居委,共有耕地面积30657亩(其中:田5992亩,土24665亩)。全镇通车到村率100%,到组率80%以上。  ,,黄家镇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黄家镇行政区划,黄家镇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普子镇地图 普子镇位于彭水县北部,管辖原砂石、桐荣、普子等乡所属行政区域,面积178.16平方公里,总人口 28209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9083人,辖9个村民委员会、2个居民委员会。镇人民0驻普子坝。  镇0驻溥洛铺,人口5.07万人,面积63平方千米博洛铺镇位于大石桥市中南部,地处东经122°26′12″,,普子镇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普子镇行政区划,普子镇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龙射镇地图 龙射镇位于县西北部,西邻武隆县鱼子乡,北邻丰都县都督乡,东邻保家镇,南邻平安乡,镇0驻地张家坝,距县城37公里,全镇幅员面积161.16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35273亩,其中田4231亩,土31042亩,辖16个行政村、三个居委会,181个村民小组。2002年全镇总人口21390人,其中农业人口148,,龙射镇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龙射镇行政区划,龙射镇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连湖镇地图 连湖镇位于彭水县东南部,面积73.16平方公里,总人口20077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2760人,辖5个村民委员会、2个居民委员会,镇人民0驻乐地坝,,连湖镇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连湖镇行政区划,连湖镇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万足镇地图 万足镇位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南部,乌江流经辖区中部,距县城15千米。辖小河、万足、廖家、爱 国4个行政村。(原万足乡500243220):~200小河村 ~201万足村 ~202廖家村 ~203爱国村。1940年改万足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1997年,面积58.8平方千米,人,,万足镇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万足镇行政区划,万足镇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靛水乡地图 靛水乡位于彭水县西部,管辖原靛水、火石、文武等乡所属行政区域,面积178.7平方公里,总人口23247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760人,辖15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靛水坝。 靛水乡位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部,距县城15千米。面积   靛水乡农民正兴建民居171.7平方千米。辖靛水、张家坝、前进、新田,,靛水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靛水乡行政区划,靛水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岩东乡地图 岩东乡位于彭水县境中部,面积73.06平方公里,总人口10340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34人,辖4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大堰塘。,,岩东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岩东乡行政区划,岩东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鹿鸣乡地图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鹿鸣乡,,鹿鸣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鹿鸣乡行政区划,鹿鸣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平安乡地图 平安乡位于县北部,面积73.64平方公里,总人口11847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271人,辖12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平安寺。  该乡狠抓特色产业的示范带动和经济支撑。按照“一村一品”和基地化、标准化、产业化、规模化的要求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带,全力打造平安1000亩供港蔬菜基地,大力发展魔芋产业,在大竹,,平安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平安乡行政区划,平安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棣棠乡地图 棣棠乡位于彭水县北部,面积90.79平方公里,总人口11192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98人,辖4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花地塘。,,棣棠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棣棠乡行政区划,棣棠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太原乡地图 太原乡位于重庆市彭水县北部,面积77.96平方公里,总人口11515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82人,辖4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太原坝。下辖村:麒麟村、花园村、高桥村、区阳村。  太原乡是重要的蚕桑基地,蚕桑业也是太原乡支柱产业之一,乡党委0高度重视蚕桑业,视之为农民增收一重要途径。自蚕茧价格回升后,,太原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太原乡行政区划,太原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三义乡地图 三义乡 位于县北部,面积76.73平方公里,总人口6683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96人,辖10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小坝子。,,三义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三义乡行政区划,三义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联合乡地图 联合乡 位于县北部,面积59.87平方公里,总人口13223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85人,辖14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蔡家坝。,,联合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联合乡行政区划,联合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石柳乡地图 石柳乡位于彭水县东北部,面积44.31平方公里,总人口10038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06人,辖8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石峡子。,,石柳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石柳乡行政区划,石柳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龙溪乡地图 彭水县龙溪乡位于彭水县东部,相邻黔江区沙坝乡和彭水县走马乡,面积80.76平方公里,总人口15321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98人,辖17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周家坝,活动中心设灯光村。气候及资源经济  龙溪乡环境优越,资源丰富,人杰地灵。全县现有耕地,草地,林业,森林面积丰富,覆盖活立木蓄积量,水能资,,龙溪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龙溪乡行政区划,龙溪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走马乡地图 走马乡位于彭水县东部,面积77.34平方公里,总人口16348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70人,辖8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瓦厂堡。,,走马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走马乡行政区划,走马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芦塘乡地图 芦塘乡位于彭水县东北部,面积52.25平方公里,总人口8392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59人,辖5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板栗坪。,,芦塘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芦塘乡行政区划,芦塘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鞍子乡地图 鞍子乡位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县城东南46公里处,是酉、黔、彭三县结合部,0驻地海拔720米(全乡海拔在612—1084米之间)。共辖9个村66个村民小组,有4487户,16658人,其中苗族15501人、土家族672人,汉族485人;总幅员面积124.08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24504亩(其中,,鞍子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鞍子乡行政区划,鞍子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长滩乡地图 长滩乡位于彭水县中部,处郁江下游西岸,管辖原长滩乡、凤鸣乡所属行政区域,面积94.93平方公里,总人口21566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436人,辖8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麻油口。  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。2006年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000万元,人均纯收入2100元,乡镇企业增加值500万元,上交税,,长滩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长滩乡行政区划,长滩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乔梓乡地图 乔梓乡位于彭水县东部,管辖原乔梓乡、东流乡所属行政区域,面积63.19平方公里,总人口10722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36人,辖合心、金光、水花、茨塘、高5个行政村。乡人民0驻合心场。-历史沿革  清置乔梓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1997年,面积63.9平方千米,人口1万,乡0驻合心场,,乔梓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乔梓乡行政区划,乔梓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迁乔乡地图 迁乔乡位于彭水县中部,面积54.52平方公里,总人口9852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15人,辖长湾、三合、龙汇3个行政村。乡人民0驻水田坝。-历史沿革  1932年置迁乔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1997年,面积59.5平方千米,人口0.9万,乡0驻水田场,辖长生、明香、猫坝、三汇、龙凤、,,迁乔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迁乔乡行政区划,迁乔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新田乡地图 新田乡 位于县东南部,管辖原新田乡、新场乡所属行政区域,面积127.68平方公里,总人口20876人,辖 25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头党坝。新田乡 位于县东南部,管辖原新田乡、新场乡所属行政区域,面积127.68平方公里,总人口20876人,辖25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头党坝。  新田乡位于,,新田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新田乡行政区划,新田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梅子垭乡地图 梅子垭乡位于彭水县城南部,距县城68公里,地处黔江、酉阳与彭水三县交界处,东接黔江石家镇的渗坝村,南接酉阳浪坪乡、鞍子乡的鞍子村,西接诸佛乡的石门村,北接诸佛乡的双合场村。全乡幅员面积86.4平方公里,辖梅花、盖坪、合力、甘泉、联合、佛山、两河7个行政村,42个村民小组,3458户,13010人,其,,梅子垭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梅子垭乡行政区划,梅子垭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诸佛乡地图 诸佛乡位于彭水县东部,管辖原诸佛乡、珍加乡所属行政区域,面积122.85平方公里,总人口14362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20人,辖双合场、红门、石化、治安、庙池、诸佛、红岩洞、清河、复兴、青灵10个行政村,乡人民0驻双合场。彭(水)梅(子垭)公路过境。-历史沿革  1944年置诸佛乡。1953年置珍加,,诸佛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诸佛乡行政区划,诸佛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小厂乡地图 小厂乡位于重庆彭水县。下辖:500243218200 210 大厂村 500243218201 220 龙门村 500243218202 220 马驴村 500243218203 220 大河村 ,,小厂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小厂乡行政区划,小厂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桐楼乡地图 桐楼乡位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部,面积40.44平方公里,总人口4922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15人,辖3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桐木溪。-历史沿革  1953年置桐楼乡,1956年并入大同乡,1962年置大同公社置桐楼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1997年,面积36.4平方千米,人口0.5万,辖桐木、,,桐楼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桐楼乡行政区划,桐楼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善感乡地图 善感乡位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南部,距县城47千米。辖农纲、善感、高山、罗兴、红仓、桂花、合元宝、水田、石盆9个行政村。彭(水)沿(河)公路过境。-经济发展  善感乡是乌江彭水电站库区,西瓜是善感乡的一大品牌,乡0做强西瓜产业,帮助移民致富,想办法为移民村群众培训种瓜技术、选购种子、翻土育苗。在乡,,善感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善感乡行政区划,善感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双龙乡地图 双龙乡位于县南部,面积62.04平方公里,总人口5087人,非农业人口61人,辖5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大坝子。  200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(GDP)1400万元,比2005年增长12%;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0万元,财政收入实现120万元,其中,地方预算收入实现50万元;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,,双龙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双龙乡行政区划,双龙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石盘乡地图 石盘乡位于彭水县中南部,面积61.44平方公里,总人口3378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02人,辖2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洞上。,,石盘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石盘乡行政区划,石盘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大垭乡地图 大垭乡位于彭水县西南角,距县城89千米,面积67.32平方公里,总人口5511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03人,辖4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桃子湾。-历史沿革  1951年建大垭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1997年,面积67.3平方千米,人口0.5万,辖大河口、白龙、芭蕉、硫磺、木蜡、火石面,,大垭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大垭乡行政区划,大垭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润溪乡地图 润溪乡位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部,东接黄家镇,龙塘乡。南邻大垭乡和贵州省务川濯水镇,西隔芙蓉江与武隆县浩口乡相望,北与靛水乡和武隆县文复乡接壤。 润溪乡境内地势东高西低,居中低山、丘陵、河谷地带,相对 润溪乡海拔落差1214米,最高海拔1454米,最低海拔240米。幅员面积108.72平方公里,,润溪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润溪乡行政区划,润溪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朗溪乡地图 朗溪乡位于彭水县西南部,面积61.28平方公里,总人口7783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69人,辖5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朗溪场。行政区划  朗溪乡位于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南部,距县城65千米。辖朗溪、思南、马头、田湾、大堡5个行政村。辖区代码  [代码]500243227:~200朗溪村 ~201思南,,朗溪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朗溪乡行政区划,朗溪乡 ……[详细]
重庆彭水县龙塘乡地图 龙塘乡位于彭水县西南部,面积80.31平方公里,总人口7547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28人,辖8个村民委员会。乡人民0驻龙塘坝。2002年4月30日,重庆市0(渝府[2002]50号)批复同意龙塘乡更名为武陵山乡。辖百花、石夹沟、武陵山、金子山、角帮寨5个行政村。曾置龙庆,后更名为龙塘乡。旅游资源  ,,龙塘乡行政区划,重庆彭水县龙塘乡行政区划,龙塘乡 ……[详细]

基本概况

  

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

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,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。

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,位于中国重庆直辖市东南部,与湖北、贵州毗邻。位置处于武陵山区,居长江一级支流乌江下游,全县幅员面积3905.22平方公里。渝湘高速公路、319国道穿过本县,至重庆市中心200公里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总面积3903平方千米。总人口67.3万人(2008年)。北连石柱土家族自治县,东北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,东连重庆黔江区,东南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,南邻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,西南连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,西连武隆县,西北与丰都县接壤。地处北纬28°57′-29°51′、东经107°48′-108°36′之间,东西宽78公里,南北长96.40公里,水陆边界线总长414.90公里,幅员面积3905平方公里,其中常用耕地4.8万公顷,辖39个乡镇,300个村(居)委,1969个村(居)民小组。县城位于乌江,郁江交汇处,距重庆市主城区260公里。县人民政府驻汉葭镇北门街201号,海拔245米,沿国道319线至重庆市中心270公里。县人民政府驻汉葭镇,邮编:409600。代码:500243。区号:023。拼音:Pengshui Miaozu Tujiazu Zizhixian。

行政区划

 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辖11个镇、28个乡:汉葭镇、保家镇、郁山镇、高谷镇、桑柘镇、鹿角镇、黄家镇、普子镇、龙射镇、连湖镇、万足镇、靛水乡、岩东乡、鹿鸣乡、平安乡、棣棠乡、太原乡、三义乡、联合乡、石柳乡、龙溪乡、走马乡、芦塘乡、长滩乡、乔梓乡、迁乔乡、新田乡、梅子垭乡、诸佛乡、小厂乡、桐楼乡、鞍子乡、善感乡、双龙乡、石盘乡、大垭乡、润溪乡、朗溪乡、龙塘乡。

历史沿革

   彭水地,因有盐、丹之利和乌、郁江水道之便,上古是民之国地。商至春秋属巴。战国属楚黔中(郡)。
  秦赢政二十六年(前221年),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全国划分为36郡,重置黔中郡,彭水属之。
  汉加强郡县制。西汉建元初(前140年),武帝置涪陵县,沿今郁山镇,属巴郡,辖今彭水、黔江、酉阳、武隆、石柱、沿河、印江、思南、正安、务川、道真等区、县和秀山县西部,面积约3.50万平公里。因伏牛山和中清、后江河两盐水而得名。始建国元年(9年)改涪陵县为巴亭,建武元年(25年)复置。东汉建安六年(201年),置巴东属国都尉,治今彭水县城,析涪陵县地置涪陵(治今彭水县城)、永宁(治今贵州省德江县上费溪)、丹兴(今黔江区)、汉葭(治今郁郁山镇)4县属之。
  蜀汉承汉制。章武元年(211年)改巴东属国为涪陵郡,仍治今彭水县城,改永宁为万宁,析涪陵县地置汉复县(治今沿河县洪渡镇一带),彭水地属涪陵郡。延熙十三年(250年),析涪陵县地置汉平县(今武陵县)。
  晋承蜀制。太康元年(280年),省丹兴县入涪陵县。咸和三年(328年)始,今黔江、彭水等地少数民族起义并占领涪陵郡地,直到北周保定四年(564年)“蛮州”田思鹤“以地内附”,史称“地殁蛮僚”。涪陵郡被迫迁至汉平县。南齐(479~502年)时复置涪陵、汉葭两县,属涪陵郡。北周保定四年废涪陵等县置奉州,不设县,属益州。建德三年(574年),废奉州置黔州,治今郁山镇。
  隋行州(郡)、县两级制,黔州仍置。开皇十三年(593年)置彭水县,治今郁山镇,属黔州。原涪陵已迁至涪州(今涪陵区),今郁江时称彭水,县以江名。大业三年(60)年改黔州置黔安郡。大业十年(614年)析彭水县地置信安县(治今武隆县江口镇)。
  唐增设道作为中央监督机构,彭水属江南道黔安郡。武德元年(618年),改黔安郡为黔州,治今彭水县城,析彭水地置石城县(天宝元年改名黔江县,即今黔江区)。次年,再析彭水地另置盈隆(治今润溪乡洋水桥)、洪杜(治今酉阳县龚滩镇)、相永(今贵州省境)、万资(今贵州省境)4县,同属黔州。贞观四年(630年),彭水县治移今汉葭镇县坝一带。贞观二十年(646年),分盈隆县地置都濡县(治今贵州省务川县濯水乡石桥子),先天元年(712年)因避唐皇李隆基讳改盈隆为盈川,天宝元年(742年)再改名洋水县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,全国增为15道,分江南道西部置黔中道,治今彭水县城,彭水县改隶黔中道黔州。大顺元年(890年),赐黔州观察使号武秦军节度,彭水属之。开元二十一年始,唐实行羁縻制,黔州领劳、福、犍等50个羁縻州,领地辖今渝、黔、鄂、桂结合部约30万平方公里,羁縻州委任土著首领管理。
  五代仍属黔州、武泰军节度管辖。
  宋初沿唐制。继改道为路,黔州仍置,彭水隶之。嘉祜八年(1063年),省都濡、信宁、洋水、洪社4县为镇入彭水,仍隶黔州。绍定元年(1228年),黔州升为绍庆府,辖彭水黔江2县,并领羁縻州49个。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绍庆府升为总管府,在今汉葭镇城南修筑石城,至顺元年(1330)改称绍庆路,直到明代洪武四年(1371年)废置。
  元设行省,省下设路府、州、县。彭水县仍隶绍庆府(路)。至元二十九年(1292年),置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尉使司,治今彭水县城。至正四年(1344年)置绍庆府军民宣抚都总使司,仍治彭水县城,领6州20县152镇。
  大夏承元制,彭水属绍庆路。
  明初仍袭元制。洪武四年(1371年)废绍庆府,彭水县改隶四川行省重庆府。次年,废黔江县入彭水。洪武十年,废武隆入彭水县,改隶涪州(治今涪陵市区)。洪武十三、十四年,先后复置武隆县、黔江县。
  清初划分全国为18个省,后调整为22个省,省下设道、府、县。顺治二年(1645年),彭水县复隶重庆府。雍正十二年(1734年),清政府实施“改土归流”,置黔彭军民厅,治今郁山镇,辖彭水、黔江、酉阳(时秀山属之)3县。乾隆元年(1736年)废黔彭军民厅置酉阳直隶州(治今酉阳县城),彭水改属该直隶州。
  民国2年(1913年),彭水县属东川道。1927年改隶四川省长公署,第三年属四川省政府。1935年改隶四川省第八行督察区。
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11月16日彭水解放。1950年1月,属川东行署涪陵专区。1952年9月,属四川省涪陵专区。1968年6月,属四川省涪陵地区。1983年月11月14日,国务院批准彭水县改建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,次年11月10日挂牌成立。1987年涪陵地区分设为涪陵、黔江两个地区,彭水自治县改属黔江地区。1997年6月,改属重庆直辖市,由黔江开发区代管至2000年。

人口状况

  2001年底,全县有17.55万户、62万人,其中:农业人口56.70万人,县城居民4.95万人;社会从业人口39万人,其中:第一产业32.9万人,第二产业2.1万人,第三产业4万人。境内居住着苗、土家、蒙古、回、仡佬、侗、藏、彝、哈尼、壮、满11个少数民族,2001年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9.5%,其中苗族27万余人,土家族9万余人。各民族同心协力,发展经济,为家乡发展奋战不息。

历史文化

  彭水历史悠久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这里就诞育了巴蜀最古老的“"黔中文化”。汉建元元年(公元前140年)在今郁山镇置涪陵县,北周置黔州费县。隋开皇十三年(公元593年)置彭水县。唐置黔中道于此,并置黔州,彭水成为今渝、黔、湘、鄂结合部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为中央政权对西南边陲中部约30万平方公里地区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统治的据点,一直延续到南宋末年。唐、宋两朝,中原纷乱,而黔州独守,社会经济齐头发展。元、明两代,多次“赶苗拓业”,人口锐减,土地荒芜,经济萧条。清政府招民垦荒,还民休养生息,经济得以恢复、发展,到清末"舟楫往来,商贸辐辏,百货云集,盐、茶、油、漆、苎麻诸物转运各地,使“彭水财富,甲于酉属”。民国时期,兵匪频仍,人民啼饥号寒。1949年11月16日彭水解放,从此人民当家作主,政通人和,百业兴旺。
  彭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。自汉初建县,历经2000多年历史。唐宋时期,于彭水置黔中道,是全国十五道之一,彭水县城为道、州、县三级治所地,是今渝、黔、湘、鄂、桂结合部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是中央政权对西南边陲中部约30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统治的中心。彭水拥有丹、盐资源及乌、郁两江交通优势,舟楫往来,商贾辐辏,百业云集,经济发展,曾创造了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和清末“彭水财富,甲于酉属”的辉煌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苗、汉、土家等各民族聚居繁衍,相互学习,彼此交融,孕育了巴渝最古老的“黔中文化”。

自然地理

地理位置

  彭 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,位于重庆市东南部,处乌江下游。北连石柱土家族自治县,东北接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,东连黔江区,东南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,南邻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,西南连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,西连武隆县,西北与丰都县接壤。地处北纬28°57′-29°51′、东经107°48′-108°36′之间,东西宽78公里,南北长96.40公里,水陆边界线总长414.90公里,幅员面积3905平方公里。县人民政府驻汉葭镇北门街201号,海拔245米,沿国道319线至重庆市中心270公里。

地形地貌

  彭水全境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,为构造剥蚀的中、低山地形。地貌类型复杂,“两山夹一槽”是彭水地貌的主要特征。地形地貌受北北东向构造控制,主要山脉呈北北东向延伸,成层现象明显,谷地、坡麓、岩溶洼地及小型山间盆地相间,逆顺地貌并存。各类地貌中丘陵河谷区占13.39%,低山区占52.88%,中山区占34.03%。

地质概况

  彭水的地质构造属新华构造体系,位于鄂黔武隆起带向四川中台坳下降的斜坡上。晚侏罗系至晚白垩世间的燕山旋回的宁镇运动,以水平挤压为主,形成老厂坪背斜、普子向斜、郁山背斜、桑柘坪向斜、筲箕滩背斜等规模巨大的北北东向褶皱及筲箕滩、七梁子冲断层等伴生断裂。第三纪开始的喜马拉雅运动中,使县境普遍间歇性而又不均衡地抬升,造成郁山一马武(石柱县境)及太原、棣棠、三岔溪、诸佛、桐楼、大园、龙塘、弹子岍正断层和火石垭、龙洋、大垭、石盘逆掩断层以及筲箕滩冲断层等,形成北北东向岭谷相间的原始地貌。出露地层主要有元古界震旦系、古生界寒武系、古生界奥陶系、古生界志留系、古生界泥盆系、古生界二叠系、中生界三叠系、中生界侏罗系及新生界第四系。

气候特征

  彭水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,多年平均气温17.50℃,常年平均降雨量1104.20毫米,年均蒸发量950.40毫米,年均气压978.60百帕毫巴,无霜期311天。总的气候特点是: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多集中,光照偏少云雾多,春来较早多夜雨,夏季炎热多伏旱,秋季凉爽多绵雨,冬无严寒少霜雪。无霜期长,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。早春季节,冷空气活动频繁,常有局部大风、冰雹;初夏常有连阴雨;盛夏多伏旱,常有酷暑;秋季多绵雨;冬季少雪无严寒,日平均气温都在0℃以上。
  彭水气候的另一特点是,立体差异大:海拔每升高100米,平均气温便递减0.46-0.55℃;年积温约下降200℃左右。年无霜期由沿江河谷的312天,递减到中山区的235天。年日照时数,低中山区受山脊和云雾阻挡,要比平坝约少四分之一。

居住

   彭水,“古谓之蛮蜒聚落”。蛮,号指苗族先民,居山地;蜒,即蜒民,多居水边平地。
  这种古代的聚落,是从原始形态的村社共同发展演变而来的。村社共同体之间为森林茂密的隙地,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中立地带或隔离地带。那时,彭水这块地方,居民少。汉武帝建元元年(公元前140年),在今郁山建涪陵县(辖境包括今彭水、黔江、酉阳、秀山、石柱南部、武隆东部以及贵州思南以北的大片地区)时,因人口不足1万户,所以不设县令而设县长。按现在各县面积测算,面积约为4万平方公里,以1万户计,约为每平方公里1户居民。这就成为这种村社共同体的前提条件。
  经历了300多年,到东汉建安六年(201年)社会经济有所发展,从渔猎社会,走向半农半猎社会,生产力也提高了,人们互不往来的隔离状态结束了。人与人之间为土地、财产的争讼也增多了。
  由于宋末、元代及明代多次“赶苗拓业”苗族被迁出境外或赶入深山老林,“赶苗”以后,各个家庭的家兵们,又重新编成“部曲”,寓兵于农了。时间一长,这些部曲,便隔入了当地,习其语言,从其风俗,互通婚姻,自己也变成少数民族了。但他们当时居住的地方,仍按古代聚落的模式构筑,仍为聚族而居,住房外面为棘闱或石墙,围墙外面为田地或树木。他们住的地方,名为“X家营”,这些地名周围的田地,多为这些赶苗军队及其子孙开垦出来的。
  明清以来,以“棘围”为单位的聚落,已经逐渐被以地域为范围的“村落”所取代,但仍保留了聚落的风俗。
  这些聚落,是由一家人分家后就近造屋形成的,寨子里都有老房子、新房子、朝门户、阳沟户、当头户、坎上、坎下、沟边、岩脚之类的名称。也有原为一姓居住,将部分住宅卖给外姓,或让至亲好友就近造屋,或某家有女无子,让人入赘而形成的多姓杂居。
  解放前的单家独户,多为从外地迁入定居,或地方为耕种远离住宅的土地给佃户建的。
  解放后,由于社会安定,人们的家庭观念相对淡薄;而多家聚居的村落易遭火灾,所以,子女成家后,大多分出去另建住宅,不与原住地相接,形成分散居住的格局。
  但是,无论大寨子或是单家独户,姓,无论大姓还是小由山地自然条件(多以山梁为界)形成的聚落内聚力非常明显;住地的风水树,寨子或祠堂寺庙周围的树木不准砍伐;水井不准喂牲口,不准洗衣服,以免污染;桥梁、道路、河堤不准损坏或侵占;坟山不准开垦,坟山上的树不准砍伐---虽无明文规定,早已约定俗成,成为聚落内居民必须遵守的制度。聚落内的居民,不论是否同族同宗,是否亲戚,有无前嫌,凡有红白喜事,都要前往祝贺(吊唁)、帮忙(砍柴、挑水、煮饭、洗菜、借还东西----不要代价),形成团结和睦的风气。如遇火灾,则前往扑救,致伤了也不要受灾户治疗。灾后,有钱出钱,有粮出粮,有树木出树木,有力出力,帮助受灾户重建新居。解放前,如遇外侮(如土匪抢劫之类),只要一打锣或一吹牛角,丁壮便执刀荷矛。倾刻齐集,听从调遣。内部有了纠纷,由聚落内部族长或德高望重者出面调解,说了算数,一般不找政府解决。
   蒙古族人聚居的向家坝,原建祠堂的屋顶为八角形的“纱帽顶”,柱础也为八角形。
  在今县东南各乡苗族聚居的地方,堂屋左侧,里面半间为卧室,一般都装上地楼板,离地1米左右,有板梯供人进出。县内其他地方也有装地楼板的,一般只有30厘米左右。据清康熙年间(1622~1722)陆次云所撰的《峒溪纤志》载:“仡佬谓席地而剧近鬼矣,为屋宇必去地数尺,架以巨木,上履杉叶,有如羊栅,故名羊楼。”彭水人建房的习惯,可能是从仡佬人的:“羊楼”演化而来。
  卧室外面有“火铺”,用木柱木板装成2米见方,高约30—40厘米的框,框内填土,中间烧火,上吊鼎罐,下置铁三脚以支锅,鼎罐用来焖饭、炖肉;锅用来炒菜。火塘边四面摆着若干个用稻草辫子编成的草凳,供人围坐烤火。过去,晚上匣在火炉上架木板为床,早上撤去。清代顺治时人方亨咸《苗俗纪闻》中说,苗人“无灶,生火于地,悬釜以炊,老少男妇尊卑列无序,环釜席地而坐”。龚柴《苗民考》也说,苗民“屋内设火榻,中置火炉,炊爨坐卧,悉在其上”。彭水人的“火铺”当为这种习惯演化而来。这种地楼和火铺,不限于苗族,县东南各乡,各族皆有。
  木瓦结构的房子,大多有吊脚楼,即在楼下以木柱支撑木楼的建筑,这种建筑,以彭水最为普遍。彭水的吊脚楼(彭水人称为“虚楼”),可分为三种:1.在山坡上建房,把厢房或下厅伸出,为使厢房或下厅与正房在同一平面上以利居住,便在坎下或坡下以木柱支撑,上面住人,下面建猪牛栏圈或堆放柴草杂物;2.在平地建房,有在正房一侧建猪牛栏圈,外支木柱,上面住人的。这种吊脚楼,一般比较矮小;3.有些集市,如解放前的老郁山,便建在一面陡坡上,一律以木柱支撑房屋,走马岭建在山梁上,右边便以木柱支撑房屋。万足场的临沟边,至今还可以看到这种建筑。
  民居的吊脚楼上,一面、两面或三面,有挑伸出,与悬柱相接,铺以楼板,装以栏杆。富裕之家,还在悬柱和挑上,饰以木刻浮雕,栏杆也以吉祥图案装成。
  解放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,农村出现不少一楼一底或多楼一底的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、钢混结构的平顶(或瓦顶)楼房,水磨地板、地板砖、彩色玻璃窗、金属卷帘门等,也进入农村各族百姓家,原有的建筑(包括吊脚楼)有日益减少的趋势。

饮食特征

  解放前,彭水人一般以大米、玉米为主食。郁山汉墓中,曾有陶田出土,说明水稻早在汉代就在县内种植了。唐代,彭水农产品品种较多,可按唐制提供一品供给,有细白米、粳米、粱、粉、油、盐、醋、蜜、粟、梨、苏、干枣、羊、猪、鱼、酒、葱、韭、蒜二姜、椒豉等。一般农户,则以薯类、杂豆、蔬菜等充做主食。薯类中的甘薯(又称红薯、红苕)清代乾隆以后从黔江传入,为高产作物,是解放前各族农民的主食之一。解放后,各族农民一般以大米、小麦、玉米为主食。
  蔬菜清代,各种县志上记的蔬菜有:青菜、白菜(黄秧白、莲花白、箭秆白、包包白)、萝卜(红、白二种,另有半青半白者,俗名“系马桩”)、大头菜、胡萝卜、菠菜、苋菜(红苋、花觅、土苋等)、茄子、胡芦(有甜、苦二种)、南瓜、黄瓜、丝瓜、苦瓜、冬瓜、莴笋、莴苣、阳藿、芹菜、蕹菜、芫荽、海椒、芋头、藕、茭白(高笋)、刀豆、四季豆、菜豌豆、地蚕(甘露子、俗名“地牯牛”)、薤(又名莜子)、姜、木耳、竹笋等。黄庭坚在黔州时,就食苦竹笋、说是“味如蜜”。解放后,品种更多,四时不缺。农村各族人民,每家都有园子,作种蔬菜之用。
  豆制品用大豆(黄豆)制作。有水豆腐、豆腐脑、豆腐干、豆腐丸子、霉豆腐、黄豆面(用来拌汤圆,称为“马打滚”)、豆丝糖(黄豆面拌麻糖丝)、豆油皮、干豆豉、水豆豉以及连渣等。连渣为彭水农村的大众蔬菜,彭水各族人民在制作时,将过滤的豆浆放人碎菜叶,加石膏或卤水点过的,叫“菜豆腐”。不 过滤的豆浆加碎菜叶做成的,称为“连渣”。
  蛋制品有荷包蛋、盐蛋、皮蛋(松花蛋)、盐茶蛋、煎蛋、炖蛋等。
  糯米制品有汤圆、醪糟、米子、阴米、米花、溜线、药果果、麻饼、糍粑等。
  粘米制品有米粉、绿豆粉、泡粑、发糕、米豆腐、酥食、米糖等。
  玉米制品有擂茶稀饭、麻糖、包谷泡、欢喜团、麻团、包谷粑、包谷豆腐、炒面等。
  荞子制品有胡荞制成的荞面、荞粑、荞汤圆等,苦荞制成的苦荞粑、荞汤圆等。
  回麦制品有回麦炒面、回麦汤圆等。
  麦制品有麦粑、面条、面块、包子、馒头等。
  蕨制品有都巴(蕨粉)羹、都巴汤圆、都卷子等。
  酸食几乎家家都有咸菜缸(一种为泡菜,一种为在缸子里装入菜、萝卜、肉、鱼、海椒之类后,封口,倒伏在水钵里,称为酸菜)。特别喜欢吃酸蚱肉、蚱鱼、蚱海椒、酸盐菜,酸菜等。清代,贝青乔《苗俗记》说:“凡渔猎所获……咸糜于一器,……名曰醋菜(即用密闭发酵的方法酿制食品)珍为异味”。
  野生植物制品有用冰籽(一种藤蔓植物结的紫色果实,性冷)制成的“冰粉”,用“斑鸠窝”(一种灌木);的叶子制成的“斑鸠窝豆腐”,用魔竽制成的“魔芋豆腐”用软荞(一年生草本植物)制成的软荞粑等。
  盐解放前,各族农民极少吃盐。大约五六斤稻谷才换一斤盐,所以一般农民吃盐极少,或有客时在菜里放盐。或农忙放盐,农闲吃淡;或炒菜里放盐,汤菜不放盐。多数人终年淡食,盐为有钱人的消费品。解放后食盐基本普及到每个家庭,到1952年(土地改革完成后)全县人均食盐全年的消费量才3.39公斤(包括杀年猪后腌制腊肉所用之盐),1985年人均消费量达到8.09公斤。
  油清代的《彭水县志》上载有“云台(油菜)、苏麻、远胜(芝麻,有黑白两种)、花生”等油料作物,但除油菜籽榨成莱油外,其他油料作物产量不大,用来榨油的更少。清末,油茶树在县内普遍种植,茶油开始成为主要食用植物油之一。漆树籽榨成的油,称为“漆腊”,乌桕子仁榨成的抽称为“皮油”,也有作食用的。动物油以猪油(板油、脚油)为主,还有羊油、牛油等。近年来,城市人以食用植物油为主,农村人多以猪油为主。
  肉彭水各族以猪肉为主,牛、羊、鸡、鱼次之。解放前,森林覆盖率大。野兽多,野猪、麂子、荒狗(果子狸)等,也是山区各族人民的肉食之一。民间多忌食狗肉。一般中等以上家庭才杀年堵,腌制腊肉,供次年待客和过节之用。贫苦农民只在过年时称点肉来“过三十夜”。每万人的消费量仅为140头(每头100斤左右)。解放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农村中,大都每家杀一二头年猪,不杀年猪的农户极少。1983年,每万人的肥猪消费量为900.51头(不包括农民自宰的年猪)。
  糖解放前,除蜂糖外,农村中各族人民有用高粱秆熬制的高粱秆糖,用玉米秆熬制的包谷秆糖,用红苕熬制的红苕糖,用玉米熬制的麻糖等。过年时,才买点红糖作汤圆心子之用。1949年时,全县白糖、红糖的人均消费量不足0.30公斤,1985年,人均消费量达到2.10公斤。
  酒彭水各族人民有饮酒的习惯。宋代,曾免除了彭水的酒税。彭水各民族有自己酿酒的习惯,解放前,中等以上的家庭,几乎家家都用“接口”(在大口锅上安大木甑子,上盖天锅)酿酒,贫苦农民也有酿酒自食的。但受粮食产量的限制,虽然煮酒的户数多,产量却较小。

民族风情

婚嫁

  古时候,彭水民间的婚姻是自由的“自为媒来自许婚”,而且,大多数从唱歌开始。明清以后,随着汉文化的传播与加强,婚姻有纳入了封 建礼数的桎梏。一般婚姻缔结过程很长,父母之命成了婚姻的主宰。特别是有钱人,要按照《朱文公家礼》,礼节繁琐,稍有不慎,便得罪了对方,闹得极不愉快,甚至造成两家因此而结怨。只有贫困之家的婚姻则相对自由些。
  解放后,农村青年谈婚时,男方须按约定的时间由介绍人陪同,带着礼物去女家“取同意”。让女方家长看看未来的女婿,如无意见,便走回回。不“插香”,但要放鞭炮。走了三次回回后,再到乡人民政府办理结婚手续。过礼那一天,男女双方同样要请客、收礼。近年来,农村开始恢复部分旧俗,城镇时兴“端盘盘”,即将礼物等放在茶盘内,一人一盘,列队通过街道。有多至200个茶盘的。有的还用摩托车开道,小车迎亲。新娘进门后,由新郎、新娘将事先准备好的被子分别送给父母、伯叔、舅姑等,长辈收被子时要给喜钱。

生育

  彭水各族人民传宗接代观念强烈,尤以农村为甚,而解放前更甚。婚后两三年不见生育或只生女孩,便上庙上求观音菩萨,给他“上红”或“献佛鞋”。有的抱儿押长,有的给女儿取名“接弟”、“接男”之类。也有家人背着夫妇将南瓜藏于被子内(“南”与“男”同音),还有在八月十五日送瓜或“偷瓜”以兆生子的。
  有人许愿修桥,贫家则砍几根木棒搭在小沟上让人通过,有山林的家庭便捐大树作为桥梁,据说,捐一根生一子。富家无子,则捐钱修石拱桥。有的夫妇多年无子,妻子便主动给丈夫物色小老婆,让其再婚。有的一妻三妾,仍只生女孩,便认为是祖坟葬得不好,便迁葬祖坟。

寿庆

  闲生彭水人把闲生读作“hán生”,指家庭成员除整十生以外的生日。成年人的闲生,一般只有至亲。嫡戚前来祝贺,不另外请客。未成年人的生日,家中弄些好吃的,或缝制一套新衣服、一双新鞋子等以示庆祝。
  整十生彭水农村各族人民一般50岁起开始整生十酒。50为半百,60为满旬,70、80、90便要大庆。这种整十生,男性要提前一年,即70岁生日,69岁时整酒;女性则延后一年,即70岁生日,71岁时整酒,有“男整进、女整出”之说,因“十”与“死”音近,所以避开严“整十”时整酒。届时,亲友要送寿匾,寿联。有钱人之家,匾、联为黑漆退光,以朱砂或金粉涂字;中等家庭则用红纸或红绸书写对联相赠。也有送寿屏(以木刻黑漆退光涂金字,或在绸子上绣花鸟图案或绣制寿字、寿序等)、送寿幛或《八仙上寿图》等。至亲的晚辈则要送寿衣、寿鞋,还要赠送糖酒肉蛋等礼品及现金。生日的头天晚上要拜寿。让寿星(或夫妇)坐在堂屋正中的椅子上,如长辈健在,也要请来接受朝贺;如有兄弟,也来陪坐,接受朝拜。儿女子孙按长幼、尊卑、亲疏的顺序叩头行礼,有礼生喊礼。礼生由家族中有名望的成年人担任,寿星要给拜寿者封赠一些吉言。拜寿时,同样要设香案,供柑子,以昭告祖宗。送礼时,主人以寿碗相赠。晚餐有酒菜,但不煮饭,只吃面条,以面条长瘦与“长寿”同音,所以,称为“吃寿面”。第二天早饭,才办席,称为“寿席”或“寿宴”。有些地方则不留宿,祝寿和吃寿面以后,客人便各自散去。
  百岁酒满97岁便可整百岁酒,因为加上闰月,实际上已有100岁了。气氛自然更加隆重一些。同样祝寿、吃寿面,只是寿碗称为“百岁碗”,客人以为吉物,十分珍视。

节日

  小年夜彭水农村各族人民把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日称为“小年夜”,家家户户要扫除房内,特别是灶房内烟熏的灰尘,称为“打扬尘”。晚上,要向灶头靠板壁的一边,祭“灶神”,送灶神上天。要用汤圆面捏成“灯盏窝儿”,内装菜油加灯草点灯,送走灶神后,便把灯盏窝儿烧给小孩吃。据说,灶神会保佑其长命百岁。祭灶神时,要行跪拜礼,请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祈求平安。晚餐要吃肉。请长工之家要给长工“打牙祭”,结清工钱,第二天,长工就可回家过年了。如长工无家可归,便留下来过年。
  大年夜彭水人称除夕为大年夜。上午,要去给祖先的坟墓“送亮”,除了香烛纸钱外,还要献上“刀头”、三杯酒,然后跪拜。富裕之家,要放鞭炮,然后,把酒倾在墓前,把刀头带走。还要敬山王和土地菩萨。
   晚上,在堂屋正中摆酒席,烧香,点烛,供“祔子”,打开大门,燃放鞭炮,请祖宗回来吃饭,家长要作揖磕头,行跪拜礼。然后,一家人才另摆酒席吃“团年饭”。一般的家庭,吃“团年饭”:前,先“献饭”(即摆上酒菜饭,开门请祖先回来吃),供“祔子”,然后别摆酒饭,吃团年饭。杀年猪之家,便吃猪头肉,饭一定要用甑子蒸(因甑子是圆的,有团圆之意)。吃饭时不许泡汤,据说,如果泡汤了,来年易遭水灾,冲坏田坎和山坡上的庄稼。喂狗时,将各种食物摆在地上,看狗先吃什么,来年什么就贵。晚上,要烧大树疙蔸,烧的疙蔸大;明年的猪就大;火烧得大,明年就红火。所以,三十夜烧的疙蔸,要在上半年就挖回来,使之过一个六月,干了才肯燃。
  如果要换家神牌位,也要在除夕晚上换。换时,先将香火洗干净,然后,用浆糊贴上新的,再点燃料香烛,供上祔子,行跪拜礼。不请外人参力日。然后,全家坐在火炉边,听老年人讲家庭的历史,教育后代,称为“守岁”一般要坐到子时以后。
  有些地方的土家族,在除夕前一夜,先过“赶年”。有些地方的苗族,在立春后的第一天过“小年”。
  正月初一拂晓,在大门口摆上长方桌,上面插9枝香烛,并以12个杯子装净茶,各以12个碟子装净豆腐和供天粑,祭天上的玉皇大帝,叫“烧天香”;在茶杯里各放一粒豆子,然后祭天。祭后,看杯子中的豆子哪一颗最涨,就预示那一个月运气最好,称为“占岁”。一般的家庭,烧天香仍在堂屋进行,也不摆豆子“占岁”。有些地方的人,为求财运亨通,要单祭“酉溪得道”的四官财神,即杨、罗、李、冉4人,有的香火上供有“酉溪得道四官财神之位”的就不另祭了。

旅游景点

彭水县阿依河旅游景区

  阿依河景区位于彭水汉葭镇柏香村一组,距彭水县城21公里,融山、水、林、泉、洞、峡于一体,雄、奇、险、秀、幽于一身,是全市乃至全国的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观光型、探险型、休闲型、民俗体验型河谷风景区。阿依河景区自然资源富集,民俗风情浓郁,景区正依托峡深、水急等特点精心策划天下第一自助漂流,峡谷夜游、探险;并深度挖掘苗族民风民俗,体验千年不变的美丽——娇阿依。(详情请进:彭水县阿依河旅游景区)

重庆市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摩围山景区

  位于重庆市彭水县靛水乡境内,处于彭水县—贵州务川二级公路旁,距县城30公里。是集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等为一体的山岳型自然风景区。2001年12月,由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。总面积3910公顷,森林覆盖率达85%。茂云山处处有花草,无处不风景,四季可游,无时不美”。(详情请进:重庆市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摩围山景区)重庆市彭水乌江电站库(坝)区:乌江彭水电站位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县城乌江上游9公里处的万足镇乡境内,是重庆市唯一的大型水电建设项目。电站总装机175万千瓦,正常蓄水位293米,坝顶高程300.5米,最大坝高126.5米,坝顶长度330.5米。电站成库后,大坝上可通行车辆,连接两岸,尾水回至贵州沿河县境内,将形成长约100余公里,水库库容为2.32亿立方米的高峡平湖景观,极具观赏性。(详情请进:重庆市彭水乌江电站库(坝)区)

重庆市彭水县鞍子苗寨

  鞍子苗寨距彭水县城54公里,是彭水县苗族最集中的地方,苗族人口占总人口90%以上。民风淳朴,民族气息浓郁,鞍子民歌是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,优雅动听,寓意深刻,无事不可用歌声来表达,随处可听到婉转的山歌,是苗族民歌“娇阿依”的发祥地。2000年,鞍子乡被重庆市政府命名为“苗族民歌之乡”。这里有独具特色的苗家吊脚楼,有苗家火铺,有丰富的苗家饮食文化,还有奇特的石磨岩石林,定会让游客感受到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丰富和神奇。(详情请进:重庆市彭水县鞍子苗寨)

重庆市彭水县神龙谷景区

  神龙谷景区距彭水县城26公里,处乌江东岸的新田乡红旗村,是一条长约5000米,宽300—600米,深400—700米的地下箱式峡谷。 神龙谷以险为奇,以秀见长,以幽为美。峡谷四面皆绝壁,仅有一小道可攀岩附壁下到谷底,从谷底望上来,那盘旋于绝壁与孤峰之间的小路,似登天之银梯。神龙谷山高谷深,悬崖峭壁,众多的溪流瀑布,飞珠溅玉,飘然而下。谷底弯弯曲曲的溪水,恰似小家碧玉,以其秀姿和柔性,吸引着游人。峡谷清幽深远,从谷底仰望,似蓝天一线,谷内森林茂密,古藤老树拥抱着古峰崖壁;溪流清泉,水质清澈,鱼翔浅底,历历在目;悠扬的蝉声和着清脆的鸟鸣更增添了峡谷的幽静。峡谷还是一个植物王国,现存有梭椤、红豆杉等植物1000余种。(详情请进:重庆市彭水县神龙谷景区)

重庆市彭水县郁山古镇及盐丹文化旅游区

  郁山古镇位于彭水县东北,距县城46公里,319国道、渝怀铁路、渝湘高速公路从古镇经过。郁山自古以产盐著称,在苗语中,郁山即产盐之山,最早被人类发现利用的盐泉之一。所产之盐通过郁江与酉水销往武陵山区及乌江流域(今湖北、湖南、贵州、渝东南)广大地区。郁山先为巴国所有,后落入楚国。郁山不仅产盐,还早在周初即盛产丹砂,郁山丹砂从郁江入乌江再转长江外运销售。(详情请进:重庆市彭水县郁山古镇及盐丹文化旅游区)

后发优势

  资源优势。水能资源富集,是重庆市唯一的“水利能源基地县”,以装机175万千瓦的乌江彭水电站为代表的大中小水电站建成后,水电装机容量可达210万千瓦;矿产资源丰富,煤、石英砂、石膏、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大、品位高、易开采,天然气含气面大、封盖能力强;旅游资源独特,“乌江画廊”为全市四大旅游精品工程之一;农副产品资源充足,是全国烤烟基地标准化示范县和重庆市100万草食牲畜基地县、重庆市森林资源大县。区位优势。毗邻两省九县(区、市),是东部经济西进和西部经济东出的重要通道,渝怀铁路、渝湘高速公路以及乌江黄金水道贯穿全境,彭水至黔江、酉阳、务川、利川、石柱、武隆等区域干线公路辐射周边,是渝、鄂、湘、黔边区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,水陆交通便捷。政策优势。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西部大开发地区,同时享有民族政策、扶贫政策、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扶持。

发展态势

  重庆直辖以来,我们在市委、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市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抓住西部大开发、重庆直辖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机遇,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大力实施投资拉动、工业立县、城镇化、旅游活县、可持续发展、科教兴县战略,完成了 “十五”计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步战略目标,实现了“十一五”良好开局。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996年的9.9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0.5亿元,年均增长9.5%;固定资产投资由1.76亿元增加到50.8亿元,累计完成投资184亿元,年均增长40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.7亿元增加到13.9亿元,年均增长14.2%;辖区内财政收入由1.02亿元增加到2.56亿元,年均增长9.6%,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0.66亿元增加到1.76亿元,年均增长10.3%;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092元增加到2232元;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到7357元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,三次产业比重由38:30:32调整为27:33:40;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20%提高到48.8%;城镇化率提高11个百分点。通过直辖十年的发展,彭水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,初步具备了“寻突破、求发展、上台阶”的基础条件。

现实困难

  彭水经济社会发展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,是“八七”扶贫攻坚时期592个国定贫困县之一,又是新一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。一是生产环境较为恶劣。地处武陵山系与大娄山系交汇的褶皱地带,境内山高坡陡,沟壑纵横,土质贫瘠,地面坡度在25度以上的土占33%,土层厚度在30厘米以下的占30%;立体气候十分明显,洪涝、伏旱灾害频繁,素有“十年九灾,三年一大灾”之称。二是经济总量偏小,在全市处于滞后的地位,与全市平均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;“一产业弱、二产业缺、三产业虚”,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,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。三是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,农民多、农村穷、农业弱仍是彭水的基本县情,农民群众增收难、行路难等形势依然没有根本缓解,部分地方生存条件恶劣,解决“三农”问题任务艰巨。四是社会发展问题突出,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,就医贵、上学难等问题仍然没有解决,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,影响稳定、影响和谐的一些重要因素还没有消除,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任务繁重。


 
 世界都市:
(以国际公司的“高级生产者服务业”供应,如会计、广告、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) )
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 
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

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

同盟
为了方便下次访问,请牢记【33三维地图】网址www.33map.net,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。
Copyright©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(www.33map.net)-33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
All rights reserved